实用中小型电机手册使用数字式万用表时的注意事项
11.6 使用数字式万用表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数字式万用电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 1 ) 在使用数字式万用电表之前 , 应认真阅读有关的使用说明书丫解仪表的过载显示符号 、 过载报警声音 、 极性显示符号 、 低电压指示符号 , 熟悉电源开关 、 量程开关 、 功能键和量程键 、 插孔 、 旋钮的作用 . 以及更换电池和熔丝管的方法还应掌握小数点位置随量程开关的位置而变化的规律
( 2 ) 在测量之前 , 必须仔细检查输人插孔是否接错 。 认真核对量程开关的位置 , 在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须防止出现操作上的误动用 , 以免损坏仪表 。
( 3 ) 不允许在阳光 、 高温(超过十 40℃) 、 高湿度相对湿度 > 80 % ) 、 寒冷(< 0℃) 的环境下使用和保存数字式万电表 . 以免损坏液晶显 / 下器和其他元器件 。 而应当在干燥 、无强磁场 、 无振动 、 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使用仪表 。
( 4 > 在开始测量时会出现跳数现象 , 应当等显示值稳定后再读数 。
( 5 ) 若将电源开关拨至 “ 0 N ” 位置 , 液晶不显示任何数字 , 应检查叠层电池是否失效 。 若显示低电压指示符号 , 则需更换电池 。 更换新电池时 . 注意正 、 负极性不能插错 .否则仪表不能丄作 , 还极易损坏集成电路 。
( 6 ) 测量电流或电压时 , 如果预先无法估计被测电流或电压的大小 , 则应先拨至最高量程档测量一次 , 再视情况 , 调换合适的量程 。 但严禁在测高丨玉 ( 22 UV 以上 ) 或大电流( 0 . 5 A 以上 ) 时拨动量程开关 , 以防产生电弧 . 烧毁开关触点 。测量完毕 , 应将 S 程开关拨到最高电压档 . 并关闭电源( 7 » 测量电压时 , 应将数字式万用电表与被测电路丼联 。 因数字式万用电表具有自动转换极性的功能 , 测量直流电压时不必考虑正 、 负极性但如果误用交流电压档去测量直流电压 , 或误用直流电压档去测量交流电压 , 将显示 “ 000 ” , 或在低位上出现跳数 。
( 8 ) 测量交流电压时 , 应当用黑表笔去接触被测电压的低电位端(例如信号发生器的公共接地端或机壳)以消除仪表对分布电容的影响 . 减少测量误差 。
( 9 ) 3 f 位数字式万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档最大允许输入电压为 1000 V , 交流电压档最大允许输入电压为750 V 或 700 V 。
当被测电压高于 100 V 时需注意安全 。 当电压超过几百伏时应单手操作 , 即先把黑表笔固定在被测电路的公共端 , 然后手持另一支表笔去接触测试点 , 测 1000 V 以上的高压时 . 必须使用专门的高压测试棒,因为普通表笔的绝缘性能较差 , 使用不安全 。 同时还应采用扩展量程的方法扩展量程
( 10 ) 数字式万用电表不能直接测量方波 、 矩形波 、 三角波 、 锯齿波等非正弦电压 。
( 11 ) 3 + 位数字式万用电表最低电压档 M 程为 200 mV , 电压分辨力为 0 . lmVD 若被测电压 < 2 m V,测量误差会显著增大 。
( 12 ) 测量电流时 , 应把数字式万用电表串联到被测电路中 。 如果电源内阻和负载内阻都很小 , 应尽 M 选择较大的电流量程 , 以降低分流电阻值 , 减小分流电阻上的压降 ,提高测量精度测量立流电流时 , 不必考虑正 、 负极性 , 仪表可自动显示极性 。
(13)严禁在被测线路带电的情况下测 M 电阻,也不允许测 M 电池的内阻。因为这容易引起过载,损坏仪表
检查电器设备上的电解电容时 , 应切断设备上的电源 , 并用一根导线把电解电容的正 、 负极短路进行放电 . 防止电容上积存的电荷经过数字式万用电表泄放 , 损坏仪表 。 但不能用表笔代替导线 , 对电容进行短路放电 , 否则容易将表笔的芯线烧断
(14> 测量电阻时 , 以及检测二极管或线路通断时 . 红电笔接 v • n 插孔 ( 带正电 黑电笔接模拟地 COM 插孔 ( 带负电 ) D 测量晶体管 、 电解电容器等有极性的元器件时 , 必须注意两表笔的极性注意 : 两手应持表笔的绝缘杆 . 不得碰触表笔的金属端或元件的引出端 , 以免引起测量误差 . 尤其在测量 IL 兆欧以上的电阻时 , 人体等效电阻不能与被测电阻并联 。
( 15 ) 测量焊在线路上的元件时 , 应当考虑与之并联其他电阻的影响 。 必要时可先焊
下被测元件的一端再进行测量 , 对于晶体三极管则需拆开两个电极才能进行全面检测 。
(16 ) 使 用 2 < 」 0 fl 档测量低阻值电阻时 , 应首先把两支表笔短路 , 测 ;两支表笔线的电阻值一般在 0.1 0.3 n . TD - 830 型数字式万用电表为 0.2 n = 每次测量完毕应对数据加以修正 , 即将测量结果减去此值 , 才是准确值 。 但对于高阻档则不需要进行修正 。
(17)不得随意打开仪表外壳拆卸线路 , 以免造成人为故障或改变出厂时已调好的性能指标 。 不可揭下贴在表盖里面的喷铝纸屏蔽层 . 也不可折断屏蔽层与 COM 的引线
(18) 严禁使用电池或者万用电表电阻档检查液晶显示器的好坏 . 液晶 M 示器必须采用交流驱动,不能用直流电压驱动
(19)为了保证仪表的测 M 准确度,应定期进行校验 。 校验用标准表的准确度应比被校表高一级 . 例如用 4位的仪表校 3位的仪表 。
1 1 . 7 示 波 器 的 使 用 方 法
示波器是一种能直接在示波管屏幕上显示 ; 丨丨电信号变化曲线的仪器 。 它不但能像
电压表 、 电流表那样读被测信号的幅度 . 也能像频率计 、 相位计那样测示周期 、 频率和相
位 , 而且还能观察到信号非线性失真的情况 。 对于脉冲信号的测试 , 目前尚无其他的仪
器能测试 , 而只有利用示波器才能进行 , 因此经常用于修理丁作 。 示波器主要用来观察
电的波形 , 掌握电路的工作状态 , 发现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和部位 。 图 11 - 4 所示为 SB - 14M 示波器面板图 。
( 1 ) 示波器的面板布置及各旋钮的作用 。 SB - 14 型示波器面板上的各旋钮 、 接线柱 、
开关名称与作用如下 :
① 电源开关向上拨 , 就接通电源 , 指示灯亮 。
② 辉度表示调波形光线的亮暗
③ 聚焦表疋调整亮点成为小圆点并调波形线条的粗细 。
④ Y 轴移位表示调整波形或亮点在垂立方向的位置 。
⑤ X 轴移位表示调整波形或亮点在水平方向的位置 。
⑥y 轴交流输人表不 Y 轴交流信号电压输人插座 ,
⑦y 轴直流输入表疋 Y 轴直流信号电压输人插座
⑧y 轴衰减表示使输入电压衰减 , 以使图形大小适合观察 。 因衰减系数不同 ,
可选择不同衰减挡位如旋钮旋在 “ 1 ” 档位时 , 适合于输人信号电压是 0-5 v ; 在 “ 1 o ” 档位时适合于输入电压 5 50 V ; 在 “ 100 ” 档位适合输人信号电压大于 50 V 。 输人电压太高容易损坏示波器的分压电阻
⑨y 轴增幅表示控制波形垂直方向的幅度 。
⑩ X 轴衰减表示用来改变 X 轴输入信号大小 , 选择原则和 “ Y 轴衰减 ” 相同 D 利用机内锯齿波测量则选在 “ 触发 ” 档位或选在 “ 连续 ” 档位 。 当 Y 轴输人为断续信号时 , 选用“ 触发 ” 們 , 当输人为连续信号时 , 选用连续朽
⑪ X 轴增幅表示控制波形水平方向幅度
⑫ 扫描范围表本按照输人电压频宇
1 选择不同档位 , 一般选择比输人电压频率稍低的捫位
⑬ 扫描微调表示细调扫描范围 . 可以控制波形个数和稳定性
⑭ 整步选择表示用来选择稳定波形的信号 。 放在 “ 内一 ” 时表示靠 Y 轴输人 “ 一 ” 信号电压本身稳定波形 ; 放在 “ 内 + ” 时表不靠 Y 轴输入 “ + ” 信号电压本身稳定波形 。 观察同期信号时放在 “ 内 + ” 或 “ 内一 ” 均可 。 由整步输人使用外加触发信号时 , 应选择 “ 外 + ”或“ 外一 '
⑮ 整步增幅表示使波形进一步稳定
⑯ X 轴输入表示以 “ X 轴输人 ” 接人与时间成正比的锯齿波扫描电压 , 用来观察某一电量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⑰ X 轴平衡表示使扫描幅度扩展时 , 无水平移位现象 , 配合 “ 扫描微调 ” 调节 , 可显现所需的完整波形 。
⑬y 轴平衡表 TK 控制光点在屏幕正中 ,配合 “ 位移 ” 调节图形至屏幕的中央位置
⑲ 接地表示输入信号电压接地用 。
( 2 ) 使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前的准备丁作 。 调出亮线准备测波形的步骤如下 :
① 先检查示波器背面电源指示与使用电压是杏相符 , 检查无误后再接入电源 , 接电源前须将 “ X 轴增幅 ” 和 “ Y 轴增幅 ” 两旋钮放在 “ 0 ” 位 。
② 打开电源开关 , 指示灯亮 , 等 1 2 mm 后屏幕出现一光点 , 然后根据光点位置旋动 “ y 轴位移 ” 和 “ x 轴位移 ” 的旋钮 , 使光点居于屏幕中间位置 。 若屏幕上只见亮点 . 不见光点 , 说明光点在屏幕 X 轴或 Y 轴以外 , 也需调节以上两 t 旋钮 . 将光点调在轴内至中间位置上 。
③ 向右旋动 “ 聚焦 ” 旋钮 , 使光点形成一个直径 < 1 mm 的小圆点 。
④ 旋动 “ 辉度 ” 旋钮 , 改变光点的亮度 , 调至适中为宜 。
⑤ “ 扫描范围 ” 旋钮不要放在 “ 关 ” 的位置 , 应根据输人信号电压频率选择不同位置,如输人电压频率为 50 Hz 时 , “ 扫描范围 ” 旋钮可以选在 15 Hz 档 „ 待调波形时再调节 “ 扫描微调 ” 旋钮 , 使扫描频率为所需的 5 0 H z 。
⑥ 旋动 “ X 轴衰减 ” 旋钮 , 将其置于 “ 连续 ” 位置上 . 然后旋动 “ X 轴增幅 ” 旋钮 , 从 “ 0 ”开始逐渐增加 . 使光点成一条与 X 轴一样平的直线 . 调至小于屏冪的直径即可如果直线的亮度较暗或线条较粗 . 再分别调节 “ 辉度 ” 或 “ 聚焦 ” 两个旋钮 , 使直线聚成一条亮度适中的细线 , 若亮线发生闪动 , 再向加大数字方向旋动 “ 扫描微调 ” 至稳定为止
( 3 ) 观测 y 轴输人电压的波形 。 可以将 220 V 交流电通过自耦调压器或降压变压器降至 5 V , 作为被测信号电压送至示波器 , 观察电压波形 , 如图 11 - 5 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安全 。 调整波形的操作方法如下 :
① 将被测信号电压接人 “ Y 轴输入 ” 和 “ 接地 ” 两端钮上 „
② 将 “ Y 轴衰减 ” 旋钮选在标有 “ 10 ” 的档位上 D
③ 将 “ 整步选择 ” 旋钮放在标有 •• 内一 ” 这一档位上 ,此时表疋靠
y 输入“一 ”信号电压本身来稳定波形 。 比较常用的是这一档位 。
④ 向增加方向旋动 “ Y 轴增幅 ” 旋钮 , 屏幕出现阁形 。 先根据可能出现的波形形状
调节旋钮 . 使波形调整到正确位置的操作分述如下 :
向增加方向旋动 “ y 轴增幅 ” 旋钮 , 屏幕出现如图 11 - 6 a ) 所示的波形, 如果继续旋动旋钮 , 只是图形幅度加大 , 以致超出屏幕范围 , 但并不能改变波形横行宽度。 因此当图形Y 轴幅度适中便于观察时 , 即可停止旋动 “ Y 轴増幅 ” 旋钮 , 这时的图形除横向太密以外还不断颤动 , 说明扫描范围选得太小 , 应慢慢旋动 “ 扫描微调 ” 旋钮以增大扫描范围 , 之后即出现如图丄 l - 7 a ) 所示的图形D 此时波形已消除了颤动现象 , 但它不断地向一方移动 ,如图 11 - 7 a ) 虚线所示的方向
此时还需要增大 “ 整步增幅 ” 进一步稳定波形 , 再旋动 “ X轴增幅 ” 使图形横行幅度加大 , 调至正弦波形为止 , 如图 1 l_ 7 b ) 所示
旋动“y轴增幅”旋钮,如果屏幕出现如图11-6b)所疋图形,是因为扫描范围选得太 大。此时应向减小方向旋动“扫描微调”,再调整“整步增幅”使波形稳定,并适当调节γ 轴和X轴幅度,至调出正弦波形为止。
11.8兆欧表的使用方法
兆欧表俗称摇表。一般用来测量电路、电动机绕组、电缆、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 兆欧表是由测量机构、测量线路和高压电源组成。最常见的兆欧表多采用手摇发电 机作高压电源(见图11 - 8)。新型的兆欧表是用交流电作电源的,或采用晶体管直流电源 变换器的磁电系仪表(见图11-9)。
兆欧表上有3个接线柱,分别标有接地(E)、电路(U和保护环(G)的标记。
测量电路绝缘电阻时,可将被测端接在电路(L)的接线柱上,地线接于接地(E)的接 线柱上》
测量电机绝缘电阻时,将电机绕组接在电路(L)的接线柱上,机壳接在接地(E)的接 线柱上。
测量电缆的缆芯对缆壳的绝缘电阻时,除将缆芯和缆壳分别接在电路(L)和接地 (E)接线柱外,再将电缆壳芯之间的内层绝缘物接保护环(G ),以消除因表面漏电而引起
的误差。
使用兆欧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用兆欧表电压等级时,一般额定电压小于500V的设备,选用500V或1000V 的兆欧表;额定电压大于500V的设备选用1000〜2500V的兆欧表。
(2) 在进行测量前,要先切断电源,被测设备一定要进行放电,以保障设备及人身安 全。尤其是具有电容的高压设备,必须进行充分的放电,然后才可测量,测量后,也要及 时放电^
(3) 测量时,兆欧表和被测设备之间应用绝缘良好的单根导线连接。如果导线绝缘 不好、不清洁或者用双股线连接时,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4) 测量前,先检查兆欧表是否良好。若将两连接线开路,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在 (无穷大)处,这时如再把两连接线短接一下,指针应指在“0”处,说明兆欧表是良好 的,否则需调修后再使用。
(5 )摇动手柄时应由慢渐快,当指针已指零时就不可继续摇动手柄,以防表内线圈 发热损坏。
(6)不可在雷电时或在邻近有带高压导体的设备时,用兆欧表进行测量。只有在设 备不带电又不可能受其他电源感应而带电时才能进行测量。
(7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要求在指针偏转稳定后再读数。
11.9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功率表又名瓦特表 . 可 HJ 于测量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功率 。
功率表的原理接线图及符号 , 见图 1 1 - 10 。
在功率表的符号中 , 电压绕组和电流绕组上各有一端标有 “ * ” 号 . 称为电源端钮 . 表示电流应从这一端钮流人绕组 。
在使用功率表时 ,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 1 ) 量程的选择
功率表通常是多量程的 , 一般具有两种电流量程 , 两种或三种电压量程选择功率表的量程务必使电流量程 、 电压量程均能承受负载的电流和电压 , 不能只从功率角度考虑 , 否则可能使功率表电流绕组或电压绕组不能承受而损坏 。电动系功率表电流绕组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圈构成 , 如将两绕组串联或并联 , 就可使其具有两种电流量程 „
一般新型的功率表在其面板上均设有转换开关 , 供变换电流量程及电压量程之用 。
( 2 ) 接线方法 。 功率表接人电路时 , 如电流绕组中厂反向 , 或电压绕组中的电流厂反向 , 指针会反向偏转 ( 如和同时反向指针转向不变 ) , 为了使功率表在电路中不致接错 , 通常在电流绕组和电压绕组的端钮上标有 “ * ” 符号 , 叫做电源端钮 , 然后按以下规则进行接线 。
① 电流绕组的电源端钮必须和电源相连 , 另一端钮与负载连接 。
② 电压绕组的电源端钮可与电源绕组的任一端钮连接 , 另一端钮则跨接到被测电
路的另一端 , 如图11-11所示 。
图 U - lla ) 所示的接线方法 , 适用于负载电阻远大于电流绕组电阻的情况
阁 11 - 11 b ) 所示的接线方法 , 适用于负载电阻远小于电压绕组电阻的情况 „
图 11 - llc ) 为三相三线制电路功率的测量接线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 , 如被测功率较大 , 不需考虑功率表的消耗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时 , 以上两种接法可任选 。
如果功率表接线正确 , 但发现指针反转 . 说明负载实际含有电源 . 应把电流绕组反接 , 如装有转换开关 , 转动转换开关 , 使指针正向偏转即可 。
( 3 ) 读数方法 。 功率表的标度尺只标有分格数 , 并不标明功率数 . 以适应功率表的多种量程 , 在选用不同量程时 , 每一格都代表不同的功宇 . 数 t 功率表内往往附有制造单位供给的表格 , 注明在不同电流 、 电压量限下每一分格昕代表的瓦数 , 以供查用 , 如没有表格可按下式计算 :
11.10 TZ 型接触电阻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T z 铟接触电阻检测仪可直读最低读数为 2 y n 的低值电阻 . 可检测各种低值接触电
阻 , 如直流电机电枢片间电阻 、 交流电机绕组电阻以及变压器绕组电阻等 。 与一般双臂
电桥相比 , 具有简便 、 快速 、 直读和能测更低阻值等特点 „ 另外 , 因配专用测笔 , 测笔与仪
器之间的接线可长达十多米 , 而不影响测试数据 。
1 . 测试前准备
(1) 第一次使用前先取下顶盖 , 检查仪器内部 , 观察插件板是否松动 , 各器件是否有异常状态 ;
( 2 ) 本仪器可用交流 220 V 及直流 8 V 电源供电 . 使用时将仪器专用插头插人电源插座内 , 电源插座板上的丁作选择开关 , 应根据所使用的电源类型拨到相应的位置 , 即用交流电源时 , 打到 位 . 用直流电源时打到 “一 ”位 ;
( 3 ) 接通仪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 , 电源指示灯即亮 ;
⑷ 将仪器开机预热 10 mm 左右 , 然后即可进行测试 。
2 . 调零
测量前应先对仪器进行校零 , 其步骤如下 :
( 1 ) 首先将两根测试笔悬空 ( 或不插人 9 心杆座),然后将面板上第一排“丁作方式选择开关”揿下 “调零”,第二排“量程选择开关揿下”“ 〉1” ,第三排“校正开关”全部断开 。
( 2 ) 转动面板上的 “ 调零电位器 ' 使微欧表指针指向零值 . 校零过程即结束 。
注意 . 调零时 , 自校钮子开关应全部断开 。
3 . 校正
使用时 , 一般不必重新校正 , 如要求测量精度较高时 . 可校内部档位的标准电阻值 ,其步骤如下 :
( 1 ) 将第一排“ 丁作方式选择开关 ”揿下 “ 校正 ” :
( 2 ) 将第二排 “ 校正开关 ” 接通相应量程下的自校钮开关 ;
( 3 ) 观察仪表指针是否指向中间值 ( TZ - 3 型指向满刻度值
如不准 , 则需调节恒流源插件板上相应的微型电位器 。 也可通过调整 “ 灵敏度 ” 电位器旋钮 , 对某一档位进行中值校正 ( TZ - 3 型满值校正 ) ;
( 4 ) 校正完毕 , 将第二排“ 校正开关 ”
全部断开注意 . 校正时 , 测笔不应插入 9 心插座.
测量将第一排 “ 工作方式选择开关 ” 揿下 “ 测量 ” 位 . 根据所测电阻值的大小适当选择 “ 量程选择开关 ” 的档位 , 即可由仪器直接读出被测电阻之值
5 . 注意事项
( 1 ) 测量前 , 先检查 5 只 R 校钮子开关是否全部关断 。 确信无误后 , 方可进行正常测量 。
( 2 ) 测 M 时 , 若测笔悬空 , 仪器指针可能偏移零位 ( 正偏或反偏 ) , 属正常现象 , 不会影响测量精度
( 3 ) 当用“ X 1 ”档时 , 每支测笔的电流 、 电压端间距离应保持 8 10 mm , 以保证测量精度 。 另外 , 如果从开机到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 0 . 5 h 时 , 请在测量中随时用 “ 调零 ”旋钮调零
用其他各档时 , 则不必随时进行调整 。
( 4 ) 测量电感性元器件时 . 应在被测元件两端并接电阻器 。 其工作量程应对应于仪器所选的测量档 。
11.11 TA 型便携式电机匝间耐压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TA 型电机匝间耐压检测仪是一种便携式匝间耐压检测装置 3 主要适用于检测立流电机电枢绕组的匝间耐压和匝间短路故障 , 特别适用于检测阻抗值相当低的单匝电枢绕组的匝间绝缘状态
在检测仪内装有立流电压表 、 峰值电压表和匝间短路故障指示灯 . 可迅速 、 准确地测定匝间绝缘状态和匝间短路故障的部位 。 当发生胆间短路故障时 . 检测仪可立即给出故障信号 , 而不需要用示波器来观察波形再判断 。
取样信号的正常波形和不正常波形 , 如图 11 - 14 所示 ( 示意阁 )
仪器面板布置见图 11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