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电机的维护和修理手册壳重
对缺乏技术数据甚至丢失铭牌的损坏电机进行修理时,两利用 定子铁心的基本K寸和经验公式估算绕组数据,以确定定子绕组的 每槽导体数和线规等^
13.4.1测量定子铁心各部位尺寸
尽量准确地测量定子铁心各部位尺寸,包括:
(1) 定子铁心外径IV内径£)„、铁心长度Z(cm)Q
(2) 定子槽数Z,,齿宽(cm)。
(3) 定子槽形及各部分尺寸(cm),如图13-14所示口 13.4.2计算齿距、齿宽及轭髙
(1)定子齿距q (on)
(2)定子齿宽心(cm)
13.4.3估计电动机的极数
对无铭牌的损坏电机,可从电机定子铁心尺寸估计电机极数心 (1)按齿宽及轭髙估计电机极数一般应符合下式:
/>= (CK35~0-4) Z,frrlMcl
取近似偶数D
U)按定子外径与内径的比值,査表13-10确定
表13-10不间极緻的定子外径与内径比值
极数 | 2 | 4 | 6 | 8, | 1D |
定子外径/定子内径 | 1.72-1.85 | 1.46-1.61 | 1.38-1^5 | 1.38- | -1.45 |
13.4.4 选定气隙磁通密庚
电动机的气隙磁通密度'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在铁心尺寸一定 的情况下,选取较高的,电动机的起动转矩、最大转矩增加,但 空载电流增加,功率因数降低。'一般的取值范围为CL55 — 0.75T, 功率较大、极数较多者,一般取较大值。
选取坎后应由下式验算定子齿部破通密度值
式中 一定子齿部磁通密度(T)。
Kc—铁心叠压系数,涂漆桂钢片时取0.92,不涂漆硅钢片 时取0.95。
验算得到的定子齿部磁通密度值一般应在1.4〜1.6T范围内,如果 计箅数值过大,则应减小气隙磁通密度;如果计箅数值过小,可适 当增大气隙班通密度。
通过验箅定子齿部磁通密度值氏i,以选定气隙磁通密度值 13.4.5确定毎相串联导体数
根据选定的由下式估算每相串联导体数
_0,22KE/>Uf xl〇4
式中 ——电源相电压(V);
/——电源频率(Hz); :
P——电机极数;
Ke——满栽电动势与额定相电压之比值,电机定子阻抗压降 越大f KE值越小。一般取值范围为0.85〜0.95,功率 较大和极数少者取较大值;
Kdp 定子绕组系数,常用的60fl相带整数槽绕组的绕组系数
见表13-11和表13-12。
表13-11单屏绕组绕组系数
每扱每相榷数 | 2 | 3 | 4 | 5 | 6 |
0.966 | 〇.?6 | 0.958 | 0.957 | 0.956 |
表13.12双层绕坦绕组系教
每极每相槽数 | 节距 | 绕组系数 |
2 | 1 一6 | 0.934 |
1~7 | 0.831 | |
3 | 1~8 | 0,902 |
卜9 | 0.945 | |
1-10 | 0.96 | |
卜9 | 0,83 | |
4 | 卜10 | 0‘8衫 |
1〜11 | 0^25 | |
1~12 | 0.95 | |
1〜11 | 0-829 | |
5 | 1~12 | * 0.874 |
1~13 | 0.91 | |
1~14 | 0,936 | |
卜H | 0.866 | |
6 | 1~15 | 0,898 |
1-16 | 0.923 | |
1 — 17 | 0.941 |
13.4.6桷定毎柵导体数
由毎相串联导体数N*的估算值由下式计算每槽导体数
式中 m——电机相数,to =3; a——绕组并联路数。
对单层整数檜绕组,最大并联路数:
= P (每极每相槽数为偁数);
(每极每相槽数为奇数)。 对双层整数槽叠绕组
UP
选取的井联路数《应满足^2_心=整数=对于功率较小的电机,一 般选取u =
确定的每槽导体数iV5应为整数,对双层绕组&NS—般应为偶整 数。
13.4.7确定导体直径
如果有铭牌数据,可由电动机额定电流及选定电流密度来估算 导体直径,井验算榷满率;如果缺少电动机额定电流数据,可直接 由选定的槽满率确定导体直径。
(1)由额定电流确定导线直径导体截面积估算值为
式中^——电动机额定相电流(A);
;——定子绕组导体电流密度,一般取为4〜7A/mm2,功率 较大者取较小值。
根据估算值査电磁线线规标准,即可确定绕组导体直径失 (mm)及带绝缘的导体直径如果线径大于1.5mm,应采用多根 导线并绕。
13.4.8磽定定子绦坦败据
1 •绕组型式 . ...…
根据电机大小或输出功率可选定定子绕组型式。,雔电机中心 髙160mm及以下,即相应于4极电机的功率15kW及以下,大多采 用单层绕组。其中2极电机大多采用同心式或交叉式绕组,4极电机 大多采用交叉式或链式绕组,6极及8极电机大多采用链式:绕组。中 心髙为180mm及以上,即相应于4极电机的功率为18.5kW及以上 的电机,大多采用双层叠绕组。
2. 绕组节距
单层绕组可采用适当的连接方法(见图13-2、i图13-3、图 13-4),以较短的线豳节距获得等效于整距的绕组。单层绕组的线圈 节距示例见表13-U。
双层叠绕组可随意选取绕组节距J/,短距比0 = ^/!: ([ = &//>
为极距),沒取0.75〜0.85,为削弱定子绕组的5次及7次相带谐 波,一般选取^^5/6。
3. 绕组匝数
单层绕组的每线圈匝数应等于每槽导体数;V9f而双层绕组的每 线圈匝数应为每槽导体数的一半,即N」2。
表13-13单层绕组线圈节距
毎极毎相植数 | 3 | 2 | ||
4极24槽 | ||||
绕组示例 | 2极24槽 | 4极36槽 | 6极36檐 | |
8极43榷 | ||||
线圈节距 | .V| | 1—12 | i 一9 2—10 | 1—6 |
yi | 2—11 | L1 18 | ||
绕组蛩式 | 同心式 | 交叉式 | 链式 |
